全省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算找到“娘家”,5月24日上午,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在武汉建立。 社工是指受雇于政府或民间社会福利效劳组织,从事救助、慈悲、殡葬、残障恢复、司法矫治等社会效劳的专业技术人员,被称为“和谐社会润滑剂”。现在,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2万余人,其间持证社工有9384人,登记注册的社工组织有161家。全省有民政部命名的全国社会工作效劳示范区域(社区、单位)12个,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3名。 近年来,我省社会工作发展迅速,专业社工需求激增,缺口较大,人才流失严峻。仅武汉市专业社工缺口就打破一万名,尤其是禁毒、社区纠正等专业社工紧缺。 武汉市首批民办社工组织“武汉博雅社工效劳中心”负责人、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万仁德说,其实,我省并不缺社工人才。近年,我省连续有近20所高校设置了社工专业,每年毕业的专业人才2000多人,但社工人才流失严峻,大部分毕业生挑选换工作,或者“孔雀东南飞”。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专业社工待遇偏低。 对此,省民政厅、人社厅等12部分上一年联合印发《湖北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鼓励保证的施行意见》,明确要求到2020年,全省一切城市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2个以上,乡村社区普及社会工作岗位。为加速推进全省社工岗位开发设置,完善社工专业人才鼓励保证制度,不断提高社工专业化、工作化水平,《意见》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工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鼓励保证办法,以加速建成结构合理、素质优秀的社工人才队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