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6日,江汉区解放大道莫比乌斯超实景真人剧情密室,郭萌为玩家推荐着各种故事情节构成的密室。郭萌是密室的经营者,更是密室逃脱剧情设计师。
密室逃脱剧情设计师,作为一项单独的新型职业,出现时间不长。在武汉,特种无人机设计师、汉服设计师、收纳整理师等一系列新型职业,和密室逃脱设计师一样,如同婴儿新生,满足着不断生长的城市人的个性化生活。
郭康参与设计的无人机 记者 姚传龙 摄
“享一收纳”的收纳整理师在工作 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,让武汉成为新职业的聚集地。 武汉有十余支密室逃脱设计师团队 对于密室逃脱的剧情设计,郭萌和女友既是学以致用,也算半路出家。 郭萌此前从事展厅设计方面工作,女友则以电影编导为主修专业。但是两人的第一份工作均不是密室逃脱设计。 和一些密室逃脱设计者一样,两人从“玩家”干到了“创业”。 “密室逃脱设计主要包含两类,一是依据线索闯关,一是根据故事剧情推进完成游戏。”密室逃脱需要剧情,这是郭萌女友擅长的,密室需要布置,也应用到了郭萌掌握的会展知识,两人一拍即合,通过自己设计密室,拿出原创剧情密室,吸引玩家,也满足自身的成就感,这是他们的初衷。 2018年,莫比乌斯超实景真人剧情密室开业,主题设计就成为郭萌重要的工作。 在密室逃脱设计领域,可以向其他设计者购买主题密室逃脱剧情,在一个城市的密室逃脱剧情独家版权售价,一般在2万元至10万元之间,但是郭萌偏爱自己设计,目的不是节约成本,而是赢得玩家的认可。 在武汉,密室逃脱设计师多以团队出现,目前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。郭萌说,据他了解,团队数量在10支以上,而且不断有玩家产生兴趣,向密室逃脱设计师转型。 飞手配合,徒手接下高速旋转的无人机 郭萌设计密室时,刘伟亮和熊晋艺则在训练着多功能拉索救援无人机操作。作为云豹救援队的飞手,他们业余时间往往用于无人机训练。 在刘伟亮的身上,总是装着《民用无人机驾驶证》。“小时候就喜欢玩航模,喜欢看飞机在天际翱翔。”也正是从那时起,航天的种子就在刘伟亮心中埋下。 2015年,他第一次接触无人机。无人机可以摄影、救援、灭火、保障赛事——看到这一切后,刘伟亮决心回到武汉学习无人机,成为一名飞手。2016年,他考取了《民用无人机驾驶证》,从事无人机销售、测试、教学之余,利用无人机参加救援。 今年,在一次山地救援中,刘伟亮和队友需要放飞并回收热成像无人机。山势险峻,没有平路,且高处有树枝遮挡。刘伟亮和队友一起找到枝叶稀疏处,站在车顶上释放无人机。无人机升空很快,但是拍摄现场后回收却成了问题。山地斜坡,车顶也无法完全水平。降落就必须由刘伟亮操纵使无人机缓缓落下,再由队友用手在空中接到无人机的支撑杆,缓缓放在车顶上,避免无人机受损。 武汉的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,在汉江湾体育公园,有专门的无人机跑道供无人机驾驶员免费飞行,有无人机驾驶员利用无人机为他人求婚,可以达到一天三场,日收入超千元。 救援无人机设计师曾遭“夺命三问” 刘伟亮训练用的多功能拉索救援无人机,出自武汉中智航无人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设计师郭康之手。 很难想到,郭康原来的专业是汽车修理。也是在2015年,接触到无人机,就燃起了心中希望设计空中机器人的梦想。 “以前放飞无人机,总会有人发出‘夺命三问’。”郭康解释,所谓“夺命三问”是:无人机能不能飞?能飞多高?能飞多远?问完后要求做一次飞行表演。 “我认为无人机不仅仅是这样,它应该成为空中的智能机器人,帮助人们。”所以他进入无人机研发公司。 现在郭康所在的无人机研发服务公司,已经拥有了水上救生机器人、空中救援机器人在内的多项专利,产品被不少地方订购。 郭康也在向优秀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迈进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,救援就需要科学。 “无人机是载体,机器人为人们服务,这才是设计的目的。”郭康说。 一套汉服设计方案可以卖到2000元以上 机器人需要设计,汉服也是一样。 在武汉素汐羽原创汉服网店,王依墁是设计师之一。毕业不久,学习包装策划设计的她,选择成为了一名汉服设计师。 “我喜欢汉服有五六年了。”在王依墁看来,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 喜欢汉服、研究汉服,最终在2019年初,王依墁开始设计汉服。有绘画功底、有文化研究,所学知识也能提供帮助。王依墁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媒体推广,最终被武汉素汐羽原创汉服网店看中,成为一名设计师。 设计一套汉服,王依墁通常花费一周到半个月不等的时间,时间用于构思,绘制初稿,线稿上色搭配,考虑形制问题,以及写作推销文案。 王依墁设计出的汉服方案售价,根据设计难度标价不同。一套简单设计方案在300元至500元;中等难度设计方案500元至800元;高端汉服设计方案在800元至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上。 随着汉服的流行,武汉三镇的不少汉服体验店都在寻找汉服设计师。 在江岸区解放大道劳动街附近的一家汉服摄影店内,相关负责人称,自己已经不满足于外出采购汉服,而是需要汉服设计师,为顾客定制。 优秀的汉服设计师,已经成为商业竞争力。 新职业频出,展现城市经济活力 在武汉,新职业还有不少。电商购物节后,“享一收纳”的收纳整理师张玉华就接到了不少咨询电话,咨询收纳家中物品的价格。收纳整理师是帮助人们重新利用家庭、企业等空间整理物品的专业人员。张玉华服务过物品最多的客户,仅片状面膜就多达867片。 2019年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包括电子竞技运营师等13个新职业信息。 在生活中,有一些职业已经或正在消失——普通电话已经不需要电话接线员;照片也不必用人冲洗,取而代之是电脑打印;武汉的电报接收员也仅剩一位,且年收报不足10封…… 对此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怀敏表示,职业更替属于正常现象,技术不断进步、经济持续发展,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不同新职业的出现。如果城市活力不足,尤其是经济技术活力不足,职业相对固定,新的职业不会大范围出现。因此从新职业出现上看,武汉拥有充足的经济技术活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