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以后,在右倾机会主义和国内反动当局的双重重压下,面临危及存亡的关头。在这中共早期脆弱且多舛的关键时刻,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27年夏季8月上旬,于汉口召开紧急党内会议。及时指出并批判了陈独秀同志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,撤销陈独秀一切党内职务。投票选出新一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人员,并确定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与土地革命的新方针。使我党在国内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得以保存实力,及时纠正方向。因此该会议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,是中共前中期的重要转折。
为挽救中国境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极为关键的过渡贡献。
八七会议的背景及会议内容 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
会议背景——右倾机会主义错误
1927年,国民党内部结束两派内斗局面,迎来“宁汉合流”。蒋介石与汪精卫叛变革命,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,重组中央委员会。达成“一致反共”共识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宣告失败,随时面临亡党的危险。
在这一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,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共21人辗转汉口,决定总结前期失败教训,重组党组织政治局人员,制定新一轮的革命斗争方针。
这便是著名的“八七会议”。
会议人员有限
因当时国内各地方党组织正处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。敌人封锁日趋严密,八七会议各与会者遇交通困难,故此次会议只有此时仍身处武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候补委员、共青团领导人、监察委员及湖南湖北等周边地区的负责人参加了该会议。
瞿秋白、李维汉负责主持此次会议。
八七会议的背景及会议内容 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
会议议程
同样因时局所迫,各地代表不敢在汉长期逗留,故此次会议仅召开一日。共三项议程。其一:聆听来自苏联的共产国际代表报告。其二:中共中央常务委员瞿秋白代表中央作报告。其三:改选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。值得一提的是,毛泽东代表在发言中批评了陈独秀等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、工人运动、农民运动等领域的错误,明确宣扬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的新口号。
毛泽东去湖南组织秋收起义,强调武装革命的重要性与必然性。
会议成果
除了提出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的新方针,会议还通过《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》、《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》、《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》等多项议案及《中共“八七”会议告全党党员书》。彻底、直接地纠正了此前我党在工作中的许多错误。明确土地革命及武装革命两大总方针。并把发展农民阶级参与秋收起义作为未来主要任务。
八七会议的背景及会议内容 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
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
总之,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前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。
给予基层分崩离析、两种思想矛盾冲突、人员大量罹难的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起点。为挽救中国国内革命抓住了宝贵的生机。是由国内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武装起义的历史转变。
“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,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,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,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,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wuzhuangbaodong、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。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,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