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1、太极洞 AAAA
推荐1
太极洞
太极洞早在2000多年前即是人们游览理想场所,“太极洞”三个字系明代广德知州吴同春于万历寅年四月题书。传太上老君,云游名山大川,途经此洞,流连忘返,石化仙容,长留洞中,故有“只缘此洞奇天下,流连忘返数万年”的诗句,太极洞因以得名。自汉唐以来,便有文人雅士、达官贵人等游人踪迹。汉光武刘秀、明太祖朱元璋、清乾隆帝三代皇帝到洞巡游过,并有遗踪依稀可寻,宋相范仲淹留有墨宝“跫然岩”。明代吴同春游历时的碑刻。明代冯梦龙把“广德埋藏(太极洞)、钱塘江潮、雷州换鼓、海市蜃楼”称之为天下四绝。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,诸多名人倾慕而至,他们挥毫于青史,题刻于岩上,在太极洞天壁上和洞内摩岩石刻上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华章。查明赞誉太极洞的有十首古诗和一万余字的三篇古文游记。太极洞亦是南宋岳飞抗金的古战场之一,这些充分说明了太极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。1986年,在洞内发现古陶残片,脊椎动物化石等。据考古学家考………
2、桃姑迷宫
推荐2
桃姑迷宫
桃姑迷宫位于安徽广德县独山镇的东崖山上。东崖山山清水秀,林木葱郁,山上有巍巍壮观的灵秀塔、梳妆阁、聚仙阁。桃姑迷宫又名东崖洞,辟有桃姑迎宾、流云飞瀑、桃塘夜月、洞山塔影、聚仙观画、瑞草霞光、奇门幽峡、福寿仙桃、索桥鸟瞰、宋墨遗香、万佛朝天、通天一门等。溶洞占地8万平方米,洞内游览路线1800米。洞内怪石嶙峋,幽深迷离,集古、灵、秀、怪于一体,似太幻虚境,引人入胜。走在溶洞底下身上觉得凉授授的,走路要特别小心,不注意就会被奇岩怪石碰到。桃姑迷宫,历史悠久,远自汉唐,便招徕了无数文人墨客。苏轼、岳飞在此留有石刻遗迹,明太祖朱元璋驻跸广德时,称这里是“灵秀甲天下”。桃姑迷宫的景色,贵在天然,有流云、怪石、奇门、幽峡四绝,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,充满着神奇的色彩。桃姑迷宫洞外是一幅迷人的皖南山水画卷,阳春4月,满山满坡遍开鲜艳的桃花,春风一吹,十里飘香,红艳艳的桃花娇艳夺目,山旁翠竹环抱,宫前一汪湖………
3、横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
推荐3
横山国家森林公园
横山国家森林公园,属国家级森林公园,位于广德城西1.5公里处。作为城郊型的横山森林公园以自己的区位优势,以祠山文化为中心的人文景观、景点;以森林旅游、休闲为主的观赏性景区、景点;竹科技园、竹种园;娱乐、宾馆等服务设施,逐渐成为皖东南著名风景区。横山国家森林公园蕴藏着以祠山文化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存。园内主峰横山是江南文化历史悠久的一座名山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“天下英灵第一山”。祠山文化辐射江南数千里,广德的祠山大帝庙被推荐为“祠山祖庭”,并称“天下第一香火”,是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魂。横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范围1000公顷,核心功能区建设面积335公顷。综合开发项目内容有:以祠山文化为中心的人文景观,包括张渤墓(张渤即祠山大帝)、明太祖驻骅处碑亭、天下英灵第一山石碑楼、岳王庙(岳飞庙)、范仲淹碑亭、礼斗台(张渤礼拜斗台)、祠山文化碑廊、犀牛望月亭、天梦亭等;以森林旅游、休闲为主的景区,包括竹………
4、灵山大峡谷
推荐4
灵山大峡谷
灵山大峡谷旅游风景区坐落在安徽省广德县境内,处于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相汇处。景区由灵山峡谷探秘区、灵山寺佛教文化区、青梅竹马休闲区、韦村民俗体验区、竹海水城度假区五大旅游功能区块组成。灵山大峡谷内涧水幽长,险峰竞秀,瀑群高悬,各种奇石星罗棋布。拥有云锦瀑、彩云溪、三连瀑、响水潭、神龟托经等72个景点。还有千年古寺灵山寺,与灵隐寺齐名,称为佛教圣地,始建于隋唐年间。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王子、定光佛大慧宗杲先后在此驻锡禅修,至今香火鼎盛。灵山景区风光旖旎,融山、水、石、瀑、寺、林、洞于一体,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和旅游爱好者青睐。曾享有“灵山泉石甲一郡”的美名。宋代政治家、文学家范仲淹到此游览,给予“南有灵山、北有大洞(太极洞)”的崇高赞誉。本景区分五大块,桃花溪漂流区;灵山寺佛宗文化区;峡谷探秘区;韦村民俗文化区;农耕休闲区。1、桃花溪漂流区利用峡谷部分溪流建成二人漂流,全程1000米,通过水道………
5、卢湖景区
推荐5
卢湖景区
卢湖为广德县境内的一座水库。其地处天目山余脉,其东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沟,其西是峰峦挺拔的笄照山。卢湖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,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。卢湖(含陆上设施)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,湖面3000余亩。这里曲曲弯弯是湖,重重叠叠是山,水在峦间绕,峰在水中现。坝高30余米,长千余米,巍峨壮观,如长龙横卧,气势慑人。宋代名臣范仲淹宦迹广德时,曾赋诗《石溪瀑布》一首,勒于石碑,诗云:“迥与泉流异,发源高更孤。下山尤直在,到海得清无?势斗蛟龙恶,风吹雨雹粗。晚来云一色,诗句自成图。”画屏山是卢湖的一景点,位于卢湖之中央。东望苍龙半岛,西与小灵山遥对。山四面环水,成为湖中岛。山上松柏滴翠,山花缭眼。并建有张渤治水纪念亭。相传张渤曾想引卢村之水经圣渎至无量溪,疏通南漪湖而达长江。后因工程浩大,独力难支而未能实现。但其治水精神在广德、郎溪以及江苏高淳等地广为流传,为群众所深深敬仰。画屏山临水峭壁之处,建有环山碑………
6、天寿寺
推荐6
天寿寺
天寿寺大圣塔位于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。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天寿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(905年左右),塔随寺名,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。该塔初建五层。宋元符二年(1099年)塔为火焚,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(1105年)重修建成七级浮屠,体形高大,属江南楼阁式建筑,砖木结构,挑檐窜角,角悬风铃,高31.34米。明万历35年(1607年)和清康熙七年(1668年)又两次修葺。光绪26年(1900年)毁于火,仅存砖砌塔体。1983年10月,发现一“地宫”。“地宫”为砖砌直口坑,深110厘米,正方形边长32厘米。宫内有石碑一块,刻记塔之渊源。1986年重修。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,七级六面,六角飞檐,铁链式塔顶,总计高42.8米,塔基面积46平方米,青砖铺地,各层檐角悬挂风铃,风拂铃摇声声悦耳,七级浮屠再现风光。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,………
7、天寿寺大圣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推荐7
天寿寺大圣塔
时代:宋地址:安徽省宣德市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。天寿寺塔初建五层。宋元符二年(1099年)塔为火焚,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(1105年)重修建成七级浮屠,体形高大,属江南楼阁式建筑,砖木结构,挑檐窜角,角悬风铃,高31.34米。明万历35年(1607年)和清康熙七年(1668年)又两次修葺。光绪26年(1900年)毁于火,仅存砖砌塔体。1983年10月,发现一“地宫”。“地宫”为砖砌直口坑,深110厘米,正方形边长32厘米。宫内有石碑一块,刻记塔之渊源。1986年重修。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,七级六面,六角飞檐,铁链式塔顶,总计高42.8米,塔基面积46平方米,青砖铺地,各层檐角悬挂风铃,风拂铃摇声声悦耳,七级浮屠再现风光。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,鸟瞰山城风光。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塔院,植有奇花异草,盆景山石,陈列室展出历朝的文物古迹。供游人参观。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天寿寺大………
8、大刘村古宅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推荐8
大刘村古宅
广德县四合乡的大刘村,位于老龙山角旁的台地上,是一个古老的山庄。沟水由南经村东流过,绿树掩映、竹影摇曳。一群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,纵横交错,鳞次栉比,入其境犹如在图画之中,显示了古代南方村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特点。位于该村中心的刘姓住宅,更以其特独的建筑风貌,倍受人们的青睐与欣赏。刘宅建于明崇祯(1628年-1644年)年间,原为两进砖木结构楼房,后于清咸丰(1851年-1862年)年间被毁。现存正屋,面宽三间。整个建筑与院落围以高大的墙垣,正面呈水平高墙,侧面呈参差错落的外观。墙面涂抹石灰,顶覆蝴蝶瓦。大门以青麻石做框,水磨青砖门罩,色调和谐庄重。水磨青砖凹形照壁,砖缝线角细腻。登高眺望村景,颇有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廓外斜”之意境。1983年6月,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………
9、鼓角楼
推荐9
鼓角楼
鼓角楼坐落于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。该楼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(1067年),原为二层。上为复宇重楼,楼中备有鼓、角、钟、漏刻各一,取“代鼓鸣角,以警昏听。下漏数刻,以节昼夜”之意。下为拱形卷洞楼座,座高4.3米。元时因战乱遭损坏,明洪武四年复修。清末战乱楼毁,鼓、角、钟、漏全遗失。民国15年(1926年)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修楼宇三间。民国26年(1937年)被日机轰炸,毁坏殆尽,仅存楼座。1999年,该楼重修,恢复往日原貌。说起这座鼓角楼,不能不提到一个人。泉州梨园戏是宋南戏的遗响,里面有一个剧目叫《朱寿昌》。讲述的是宋代朱寿昌任地方官时知道生母在自己七岁时被打赶出门,决意弃官寻母,历经一番磨难,最终母子团圆。这个故事后来被元代郭居敬辑录为《二十四孝》之一的《弃官寻母》,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朱寿昌,正是广德鼓角楼的修建者之一,其时正在广德军任上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朱寿昌为………
10、卢湖竹海水利风景区
推荐10
卢湖竹海水利风景区
风景区由卢湖和笄山,甘溪两处漫无边际的竹林组成,位于广德南部山区,距县城10公里。卢湖水面有3000余亩,四周青山环抱,湖水常年清澈如镜,水在峦间绕,峰在镜中观,春夏湖边山花烂漫,芬芳四溢;秋冬湖滨松竹葱翠,生机盎然。特别是在5月杜鹃花盛开之际,远近上麓,如彩云落大地,野火燃绿丝。笄山,甘溪竹海层峦叠嶂,沟壑幽深,青竹遍布,绿浪起伏,溪水欢腾,淙淙流淌,烟变幻,气象万千。卢湖竹溪,山清水绿,相应成趣,无论是在湖上荡舟,湖畔垂钓,还是登山远眺,漫步竹间,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。具体位置:位于广德南部山区,距县城10公里咨询电话:0563---6093005………
|